革命烈士馮汝南——揮槍殲虎豹 熱血護家邦
抗戰(zhàn)時期,在漣水縣東胡集鎮(zhèn)邱嶺村,曾有一位讓日偽軍聞風喪膽的神槍手——馮汝南。他以出神入化的槍法技藝和赤誠報國的堅定信念,在烽火連天的抗戰(zhàn)歲月中,用生命譜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英雄贊歌。
1939年,漣水遭日偽軍侵占,土匪趁亂為禍。馮汝南挺身而出,聯(lián)絡(luò)鄉(xiāng)中青年組建自衛(wèi)隊。雖武器簡陋,多為長矛、大刀,卻有力震懾了敵人,護佑了一方安寧。
1941年春,馮汝南隨漣東抗日民主政府縣長薛華甫駐守東胡集鄉(xiāng)張圩一帶。一日清晨,大東鎮(zhèn)偽軍下鄉(xiāng)搶劫。薛華甫見一偽軍搶奪婦女包袱并欲擄奪銀鐲,當即令馮汝南處置。馮汝南從容端槍,瞄準、擊發(fā)一氣呵成,那作惡的偽軍應聲斃命。這精準凌厲的一槍,嚇得其余偽軍魂飛魄散,奔逃中不停喊著馮汝南的名字。其威名之盛,由此可見一斑。
同年夏,薛華甫在馮汝南家籌劃擴軍事宜時,遭漣水城偽軍突襲包圍。馮汝南讓薛華甫迅速撤離,他將幾十支槍藏在隱蔽的地方,手持駁殼槍開門說:“薛華甫不在我這里,不信你們找,但不許你們動槍,誰動就打死誰,說打你左眼,不會打到你右眼!”敵人嚇得沒敢拿出槍,后見薛華甫不在,便不聲不響地走了。
1943年春,日偽軍對鹽阜區(qū)展開大規(guī)!皰呤帯,300余人占據(jù)佃湖街構(gòu)筑據(jù)點,企圖修筑漣佃公路。
他們沿途燒殺搶掠,暴行累累,百姓苦不堪言。正從濱海返鄉(xiāng)的馮汝南看到敵人燒殺到自己的家鄉(xiāng),心急如焚。在中共黨組織支持下,他召集邱嶺村80余名青壯年成立“小刀會”(又稱“齊心會”),眾人盟誓,誓死保衛(wèi)家鄉(xiāng)。
同年4月1日拂曉,200余名日偽軍從洋旗桿出發(fā),向小埝一帶撲來,他們沿途縱火焚村、屠戮平民、劫掠財物。馮汝南與共產(chǎn)黨員田步堦率領(lǐng)“小刀會”成員,手持大刀、紅纓槍毅然迎敵。戰(zhàn)斗于上午7時打響,敵人占據(jù)小埝圩西南和東南圩角高地,憑借機槍、擲彈筒等武器瘋狂進攻,妄圖依托地形與火力壓制我方。
馮汝南帶著唯一的套筒步槍,田步堦背著僅有的三顆手榴彈,率隊伏在團薛莊的戰(zhàn)壕中,距離敵陣地不足半里。面對敵人的猛烈炮火,馮汝南沉著冷靜,絲毫沒有畏懼。他舉槍瞄準,接連擊斃3名敵槍手,日偽軍被打得膽戰(zhàn)心驚。日偽軍發(fā)現(xiàn)我方僅有一支槍后,便以機槍封鎖,并出動一個排的兵力沖鋒。馮汝南憑借精湛的槍法,一槍一個,精準狙擊,成功逼退了敵人。然而,敵人并未就此罷休,隨后又派偽軍反撲。由于敵眾我寡,“小刀會”部分成員稍顯退縮,戰(zhàn)壕中最終僅剩馮汝南等5人堅守。當敵人沖到十多步遠時,馮汝南果斷甩出兩枚手榴彈,炸死4名偽軍,一名偽軍嚇得當場伏地求饒。就在此時,馮汝南趁勢躍身撲向敵人,孤身肉搏時不幸被圩角敵人的機槍擊中后腦,壯烈犧牲,年僅29歲。
1942年6月11日,漣東縣政府在邱嶺村為馮汝南等烈士召開追悼會。翌年,新四軍第三師在阜寧蘆蒲興建陣亡將士紀念塔,馮汝南的英名被鐫刻在紀念碑上。
■記 者 徐 薇 通訊員 王 欣
最新信息: